彩繪燈籠製作方法
一、燈籠的由來
燈籠與中國人生活息息相連,廟宇中、客廳裡,處處都有燈籠。
仔細推算,中國有燈是秦漢以後的事,有紙燈籠又可能是在東漢紙發明之後。
中國的燈籠,不僅是用以照明,它往往也是一種象徵,吳敦厚說,他以前做新娘燈(即宮燈)就代表婚禮喜慶;竹篾燈則告示這是喪葬場合;傘燈(字姓燈),因「燈」與「丁」語音相同,意味著人丁興旺。
所以,過去每家都有字姓燈,懸掛在屋簷下和客廳中。今天迎神賽會上,神明的陣頭前仍有兩盞大燈籠,就是這種習俗的延續。
不過,燈籠最讓人遐思、期盼恐怕還是元宵節的花燈了。
元宵觀燈的習俗起源於漢朝初年,唐開元年間,為了慶祝國泰民安,乃紮結花燈,藉著閃爍不定的燈光,象徵「彩龍兆祥,民阜國強」,花燈風氣至此廣為流行。
明朱元璋建都南京時,更於秦淮河上燃放水燈萬支;永樂朝在午門大立虌山燈柱,又在華門外設「燈市」,使得北平尚有「燈市口」街道。
民國後,花燈之舉雖仍在,但平淡了許多,幸虧如今因著中國熱 ,燈籠又逐漸在居家裝飾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但是燈籠的材料,有
的由紙、竹子,變成布、塑膠、鐵線,而且燈籠的形狀和顏色與傳統也大不相同。
傳統中寺廟是以黃色為主,個人則以白底為主,如今全亂了,燈籠的大小、顏色全以個人喜好變化,無所謂一定的象徵意義啦。
二、燈籠的意義
除了照明以外,燈籠還有其他意義。
每年正月私塾(古代的學校)開學時,家長會為子女準備一盞燈籠,由老師點亮,象徵學生的前途一片光明,稱為「開燈」。
後來就由此演變成元宵節提燈籠的習俗。
由於字音和「添丁」相近,所以燈籠也用來祈求生子。到了日據時代,愛國志士們在燈籠上繪製民間故事,教導子孫認識自己的文化,所以又具有薪火相傳的意義
三、燈籠的作法:
燈籠依其形狀,目前分為泉州式和福州式兩種。其中以泉州式為中國燈籠的代表。
1.泉州式燈籠
一般編織反州式燈龐都以質地堅韌,有彈性的桂竹及麻籬二種為主要材料。
燈籠製作過程為:
(一) 將竹子放在蒸氣室內加熱的半小時,然後取出,置陰涼處晾乾,但不得過份乾燥,也不能放在強光下曝曬。
(二) 用竹刨刨去牛面粗糙的表皮。
(三) 裁取竹條所需的長度;這種得依燈籠大小而定。
(四) 編織方法以交叉方式完成燈架。
(五) 燈架中間,紮數圈竹圈於燈壁上亦可。
(六) 糊(裱)燈籠,先裱糊棉紗布,再黏貼二層做燈籠用的單光紙。(如沒有單光紙,細棉紙亦可。)
裱糊棉紗布得先將稀釋的漿糊,均勻的平刷在骨架表面,再將剪好的紗布輕附在燈架上,再用刷子沾漿糊刷平,這裡需要注意,刷平漿糊的刷子必須是乾淨的刷子方可,否則,燈面將是一片髒亂。
同時,裱糊的紙也必須糊的沒有接縫才算真正的裱糊完成。
(七) 將燈籠放在陰涼通風處晾乾。
(八) 彩繪燈籠。彩繪以個人所需圖案彩繪,如人物、八仙、花鳥、仕 女等。
(九) 彩繪後,依情況來決定是否書寫文字。等文字、圖案完全乾後,再上一層桐油,然後待桐油陰乾,燈籠就大功告成。
2.福州式燈籠-又稱為傘燈
材料: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桂竹:是臺灣種植最普遍的一種竹子。質感堅硬有彈性,適合作釣竿、掃帚等器具。 | 竹篾:將桂竹劈成竹條,稱為「竹篾」。在竹篾上下兩端打洞,並用鐵絲穿起來。 | 竹頭:在桂竹的竹節上,刻出凹槽,用粗鐵絲固定,成為竹燈籠的頭部和底部。 |
作法: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1.將穿好鐵絲的竹篾,安裝在竹頭臺座上。 | 2.一根竹篾安裝在一格凹槽上,最後再用鐵絲綁竹頭,成為竹架。 | 3.頂住地面,將竹架慢慢往下撐開,直到變成筒型為止。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4.用手壓折竹篾,調整燈籠的形狀、彎度和竹篾間的距離。 | 5.在燈籠上端綁上棉線,以固定竹篾。 | 6.在竹篾上鋪白色紗布,用漿糊固定。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7.等紗布乾了,再塗上洋菜膠。 | 8.陰乾後,筒型傘燈就成型了。 | 9.接著描圖、上彩。一般而言,字是朱紅色,圖則是八仙過海、福祿壽三星等吉祥畫。 |
![]() |
![]() |
|
10.最後在竹頭上安裝底座,修飾一下,就完成了。 |
燈籠種類:
筒形燈籠 | 圓形燈籠 | ||
字姓燈:燈的一面是姓氏,另一面是祖先曾經擔任過的官名。如姓「謝」是太子少保,姓「鄭」是延平邵王等。 | 吉祥燈籠:燈的一面是姓氏或神的名字,另一面是八仙(呂洞賓、何仙姑等)、福祿壽三星等吉祥圖案。 | 一般型:和字型燈、吉祥燈一樣,一面是姓氏、神的名字或吉祥話,另一面是吉祥圖案。 | 官燈:燈上所繪的字和圖,與一般燈相同,不過底是黑色,字是金色。到皇帝御賜,才能懸掛這種燈籠。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四、 燈籠製作DIY:
材料工具:一般在文具禮品店都可以買到的包裝紙半張(約40cm*53cm ) 、色紙板、鐵線、尺、筆、粘膠、縐紋紙。40cm*48cm(尺寸大小)。
燈籠製作過程:
1.包裝紙半張,在背面用尺筆畫好如圖(一)的線條。
2. 按照畫線摺紙,先摺橫向直條,一反一正的反覆摺,之後再摺斜線。如圖(二)
3.前後兩端以粘膠粘合2公分處。
4.色紙板切割兩塊如圖(三) 尺寸。
5.穿上提燈的鐵線,安置蠟燭的鐵釘、以縐紋紙作的裝飾也裝置好,即成。
圖(一) | 圖(二) |
![]() |
|
圖(三) |
|
燈籠製作資料來源:花燈